张力

  • 胸壁结核的症状(视频)

    胸壁结核的症状
    胸壁结核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,可有一般性结核感染的消瘦、乏力、盗汗和低热等症状。主要进程如下: 1、发病初期:表现为无痛性冷脓肿,按压时有波动感,但脓肿表面无红肿、发热和压痛,脓肿与表面皮肤不相连; 2、炎性反应期:脓肿表面皮肤变薄,张力较大。如继发化脓性感染,脓肿表面可出现发红、发热、肿胀和压痛,可伴有全身急性炎症反应; 3、脓肿破溃期:脓肿自行破溃,可流出乳白色豆渣样脓液,形成慢性窦道可经久不愈,且其边缘往往有悬空现象。
    2023-08-02
  • 小儿脑性瘫痪最常见的类型是什么(视频)

    小儿脑性瘫痪最常见的类型是什么
    小儿脑性瘫痪一般分为痉挛性四肢瘫、痉挛性双瘫、痉挛性偏瘫、不随意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以及混合型。 其中痉挛性脑瘫最为常见,约占脑瘫70%-75%,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。由于肌张力增高因素,也可以出现相应姿势异常,例如上肢背伸、拇指屈曲、双手握拳,以及下肢内收、内旋、膝关节屈曲、剪刀步、尖足、交叉步以及拱背坐、腱反射亢进、踝阵挛、折刀反射和锥体征阳性。
    2023-08-02
  • 肌张力障碍怎么回事(视频)

    肌张力障碍怎么回事
   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持续或异常的姿势、动作,患者表现异常的姿势如头、颈向后扭曲,或胳膊、腿屈曲,或行走时出现一些比较怪的动作,或其他异常动作。可通过患者的一些症状初步判断是肌张力障碍。所以肌张力障碍是通过症状学来定义的一个锥体外系疾病,这类疾病仅次于帕金森病,在临床上发病率也非常高。对肌张力障碍要提高重视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多发性肋骨骨折并发症(视频)

    多发性肋骨骨折并发症
    多发性肋骨骨折并发症,具体如下: 1、易造成创伤性气胸,胸部创伤累及胸膜造成胸膜腔内积气,成为创伤性气胸。而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胸膜和肺组织,空气进入胸膜腔,如子弹、刀刃刺破胸壁和胸膜时,外界空气可经胸壁创口进入胸膜腔;支气管、气管、食管破裂,空气也可进入胸膜腔。故根据胸膜腔是否直接与外界相通和胸膜腔积气压力状况,可将气胸分为闭合性气胸、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; 2、造成创伤性血胸,胸壁、肺、肺内大血管和心脏穿透伤或钝性伤,均可引起胸膜腔内积血,称为创伤性血胸,同时存在气胸时称为创伤性血气胸; 3、反常性呼吸运动,三根以上肋骨的双处骨折或多发性肋骨骨折,合并胸骨骨折、软骨脱位时,可造成胸壁软化形成浮动胸壁,亦称为连枷胸。呼吸时胸腔内负压增加,浮动胸壁向内凹陷,纵隔向健侧移动。呼气时胸壁软化区向外突出,纵隔向上移动,这种与整体胸廓呈方向相反活动,称为反常呼吸运动。反常呼吸运动使呼吸受限、通气量减少、咳嗽无力、排痰不利,伴有肺挫伤易导致严重低氧血症。同时因纵隔摆动影响血液回流造成循环功能紊乱,未及时处理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。
    2023-08-02
  • 宝宝吃脚是脑瘫吗?(音频)

    宝宝吃脚是脑瘫吗?
    讲解医师:董显燕  (主任医师)
    就职单位:赣州市人民医院/儿科
    宝宝吃脚不代表就是脑瘫。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、肌张力障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智力障碍、语言障碍等,容易出现流口水、情绪变化大、目光呆滞等现象。宝宝吃脚并不是脑
  • 小儿脑瘫怎么查出来的(视频)

    小儿脑瘫怎么查出来的
   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,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来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,导致中枢性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等。主要通过以下检查来判断小儿脑瘫: 1、通过观察孩子是否有发育落后等情况; 2、通过体格检查来判断是否有肌张力异常; 3、通过CT及核磁共振判断是否有脑损伤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小儿脑瘫可以治疗好吗(视频)

    小儿脑瘫可以治疗好吗
    小儿脑瘫从定义上讲为功能障碍持续性存在,所以不能达到完全治愈。脑瘫一般在两岁以后才能诊断,虽然不能完全治愈,但是通过早期康复手段,可以减轻和缓解症状,可以通过康复训练、手术以及肉毒素注射等方式改善脑瘫患儿临床症状,缓解肌张力,纠正异常姿势,提高脑瘫患儿生活活动能力。 脑瘫患儿虽然不能治愈,但是通过干预治疗,部分轻症患儿可以回归社会正常生活,重症患儿即使不能完全正常,也可以提高生活活动能力。
    2023-08-02
  • 早产儿脑瘫的早期症状(视频)

    早产儿脑瘫的早期症状
    早产儿早期脑瘫症状如下: 1、可以表现为反应迟钝,可以见追视或者追听、注视不良以及引逗不会笑等; 2、可以出现头围异常,正常新生儿从出生后到六个月,基本上头围增,可以达到8-10cm,脑损伤孩子头围一般都偏小,头围增长速度偏慢; 3、可以出现吸吮无力、喂养困难,容易呛咳等情况,还会出现过度安静或者异常哭闹; 4、出现运动发育落后,例如六个月孩子不会坐,可能延迟到七个月或者更久时间,还会出现姿势异常以及肌张力异常,生理反射上也会出现原始反射延迟以及正常反射延迟出现。 此外,早产儿应该做到跟踪随访,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    2023-08-02
  • 神经内科常见五种疾病(视频)

    神经内科常见五种疾病
   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具体如下:1、脑血管疾病: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堵塞、破裂,脑组织无法得到足够血液供应,受影响的神经细胞因而坏死,产生各种脑损害症状。此类疾病在神经内科比较常见的有脑梗死、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等;2、多发性神经病:如糖尿病、重金属中毒、营养不良等引起周围神经损害,表现为逐渐出现的手足部麻木感、无力、肌肉萎缩等症状,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也属于神经内科诊疗范围;3、运动障碍性疾病:包括肌张力障碍,如帕金森综合征、小舞蹈病等;4、神经肌肉接头、肌肉疾病:包括重症肌无力、周期性瘫痪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;5、发作性疾病:如癫痫。
    2023-08-03
  • 新生儿肌张力检查方法(音频)

    新生儿肌张力检查方法
    讲解医师:朱芮  (主任医师)
    就职单位: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
    新生儿肌张力检查方法很多,包括主动肌张力和被动肌张力,还有如内收肌角和腘窝角等检查方法来判断。新生儿肌张力有增高或者降低的表现,增高一般是指四肢手脚僵硬、屈曲和伸展比较困难,双手握拳,手指不能张开等等。肌张力减弱、低下,表现为四肢软、四肢运动差,不能抵抗重力,如内收角,婴儿取仰卧位,检查者握住婴儿的膝部,使下肢伸直,将婴儿下肢缓缓地拉向两侧,尽可能达到最大的角度。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,角度越大说明肌张力越低。还可以用腘窝角,婴儿仰卧位,屈曲大腿,使其紧贴到胸腹部,然后伸直小腿。观察小腿与大腿之间的角度。角度越小说明肌张力越高,角度越大说明肌张力越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