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告诉你为什么只有三分钟热度

发布时间:2023-09-25 19:27 阅读:3

医学百科视界导读:我们通常兴致勃勃去做一件事,发现热情很快就没了,看看从心理学的角度,是如何解释三分钟热度的。

小时候,看到别人集邮,收获颇丰,也想培养这样的爱好,但收集一段时间后,逐渐就放在了一边;去年火起来的涂填《秘密花园》,小虫也兴冲冲买来涂写勾勒,只花了几张就弃之一旁;运动愉悦身心,早睡早起健康生活,刚坚持几天就没了热情,又放弃了。这样的三分钟热度,是不是在你的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呢?

但是,你是否也困惑过,为甚么三分钟热度如此普遍?我们明知故犯呢?

据悉,在心理学上,用”奖励与惩罚“理论来解释三分钟热度,即人们都追逐短期效益的”奖励“,而忽略潜在危害的”惩罚“。

首先,在某种意义上说,三分钟热度就是一种即刻的满足,它缺少对长远规划和长期坚持付出的认识。好奇心令人们对一件新事物产生热情,而当开始着手做这件事的时候,最初的激情开始被释放,当还有其他任务或刺激点时,人们往往会心神不宁,放弃原有兴趣,半途而废,投入到对新事物的追寻。除了本性外,三分钟热度也与信息发展、时代文化、人性浮躁等诸多因素有关。

其次,三分钟热度也可能源于害怕失败。当人们开始对某些事情感兴趣,并付诸实践后,才发现“没那么简单”,为了避免承受未来可能的失败,及时放弃,才能全身而退。然而,这样的后果就是“常立志,无长志”,每件事都是半途而废,最终一事无成,这对一个人自信心和精力是一种无形的磨损和内耗。

一个高效和幸福的人生不能有太多的三分钟热度。虽然从三分钟热度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点,但真正重要的是,从兴趣点出发,延伸培养长期的习惯,这需要积极引导。

小编建议,借助三分钟热度做好三项管理:

首先,自我接纳。清楚自己的优势,倾听自己的心声,不要强迫压抑自己做不擅长的事情,不要盲目攀比。

其次,自我察觉。开展计划或进入新领域时,要时常自我反思,检验计划的合理性,及时做相应调整。

最后,自我管理。三分钟热度大多是执行能力差或者缺少毅力和自律,因此,一旦确定目标要抵制诱惑,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节奏,持之以恒。

最新心理常识

  • 如何学会拒绝他人
  • 如何把握人际关系的最佳距离
  • 讨好型人格的表现
  • 如何调节消极的情绪心态
  • 孤僻的性格是怎么造成的 如何改变孤僻的性格
  • 如何克服恐惧心理
  • 说话的艺术 9个说话技巧
  • 人际交往常见的6种错误沟通方式
  • 情商是什么 如何提高情商
  • 10种调节情绪的方法
  • 10个实用社交沟通小技巧
  • 你有被PUA过吗 你知道煤气灯效应吗
  • 人际交往需要注意的禁忌
  • 人际交往的三大心理效应
  • 网络暴力对心理有什么影响
  •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有什么表现
  • 心理学上的社会认同感与破窗效应
  • 智商低,更易患心理疾病?
  • 如何改变恐惧行为模式?
  • 你的人生只有90%是自己能掌控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