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随便给孩子“贴标签”专家为“问题孩子”把脉

发布时间:2023-09-25 19:23 阅读:加载中...

医学百科视界导读:专家为“问题孩子”来把脉钱报网络版“关注青少年成长”专题报告会昨举行本报记者 方云凤厌学、对师长不敬、惹事生非,家有“问题孩子”,真是让家长伤透了脑......

专家为“问题孩子”来把脉

钱报网络版“关注青少年成长”专题报告会昨举行

厌学、对师长不敬、惹事生非,家有“问题孩子”,真是让家长伤透了脑筋。上周,本报关于问题孩子的连续报道,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共鸣。昨天下午,本报举办的“关注青少年成长”专题报告会在浙江日报三楼会议室举行,50多名家长和网友从各地赶来,聆听了专家的理论分析和案例解析。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中,家长们听得认真,记得仔细。报告结束后,天已黑了,他们迟迟不肯散去,围着专家一一讨教。教育孩子遇到的问题,当然不是一场报告会就能解决的。但我们相信,专家的解析,也许能助你一臂之力。

本次报告会嘉宾:江西庐山卓尔教育中心校长胡一夫,副校长胡顺安,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专家王经忠教授。

你的孩子是被带坏的?错!

校长胡一夫说,他从事教育30多年,听到不少家长这样说:“我的孩子以前是个好孩子,但交了坏朋友,就被带坏了。”他认为,这样推论是不科学的。

胡一夫认为,目前家庭教育存在十大问题:隔代教育、寄养、离异、父母双亡、领养、保姆抚养、家庭过度溺爱、暴力家庭、教育观念不一致及家长做了歪榜样。如何避免这些问题,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归因、正确归因,科学解决问题。他举了一个例子:孩子被椅子碰倒了,哭了,不少家长会说:“都是椅子不好,打它!”这就是错误的归因,会给孩子培养出不良的归因习惯。正确的做法是:询问孩子有没有受伤,然后告诉孩子今后走路要小心,同时也对自己没有把椅子放好而道个歉,这才是正确的归因。

为什么有家长会觉得孩子是被坏孩子“带坏”的呢?这还要从自身来找原因。胡一夫把交朋识友分为四个层次:最低层次,滥交狐朋狗友;其次是懂得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远离不好的孩子,接近好的孩子;第三层次是“出污泥而不染”,哪怕身边都是坏孩子,照样做好你自己;最高层次是“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”,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,避免他人的缺点。

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往高的境界走,而不是错误一味地归咎给别的孩子。

最新儿童心理

  •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早恋
  • 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撒谎?
  • 如何培养孩子的控制力?
  • 如何正确树立孩子的价值观
  •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
  •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
  •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
  •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
  •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
  •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
  • 让我们关注儿童的心理发育
  • 男孩被老师打致脾脏切除肋骨骨裂 目前仍未脱险 警方:需调查 体罚对孩子身心的影响
  • 家长需警惕 孩子的蛋壳心理
  • 心理研究发现:多彩卧室可提升儿童智力
  • “电视龄”从小误了宝宝的事
  • 孩子的哪些细节容易被父母误解
  • 早年安全依恋关系和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
  • 用NLP方法真的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吗
  • 理性型的妈咪怎么教育孩子
  • 你敢和孩子谈“死亡”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