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讲解医师:张妮
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/ 副主任医师
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可分为EF下降的心衰、EF保留的心衰和EF正常的心衰。EF下降的心衰,其中药物治疗是根本治疗。
药物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是金三角治疗,包括β受体阻断剂、RAS系统阻滞剂,其中ACEI或者ARB类的药物,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,代表药物螺内酯。
除上述这三大类药物,目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发现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ACEI和ARB类的药物,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,优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。
除此之外,部分患者也可以进行相关非药物治疗,比如EF比较低的患者,同时伴有左心室或右心室完全性的传导阻滞,可以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,也叫CRT治疗。
如果患者EF<35,又出现频发的室性的心律失常,可以植入ICD,疾病的晚期也可以行心脏移植手术。
针对于EF保留的心衰,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,比如控制心率、控制血压、控制血糖,在此基础上的β受体阻滞剂、RAS系统阻滞剂的联合应用,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。
在心衰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都应该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空腹体重,如果体重有上升的趋势,说明体内有水钠的潴留,可以间断的给予利尿剂的治疗。
- 上一篇:心衰患者咳嗽严重吃什么药
- 下一篇:为什么左心衰会导致肺水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