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立民

  • 胃息肉切除后多久能吃饭(视频)

    胃息肉切除后多久能吃饭
    一般胃息肉如果在内镜下切除,术后要禁食水6-8小时,如果6-8小时后无腹痛、呕吐、呕血等症状,可以恢复流食。在这个过程中要评估24小时,重点观察病人的主诉,有无腹痛、发烧、呕吐、便血。24小时后可以给予半流质饮食,在半流质后继续观察病人的症状,没有上述腹痛等症状,可以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。 内镜下切除分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(EMR)和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(ESD),相应的禁食时间或者术后观察时间不同。对于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,因为切除的比较深,有切破肌层、胃壁的风险,需要观察的时间相对更长,甚至需要观察1-3天以上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胃息肉切除需要住院吗(视频)

    胃息肉切除需要住院吗
    临床上对于怀疑癌变可能的腺瘤性息肉,以及体积较大、广基型息肉,应考虑进行手术切除。这部分息肉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息肉,所以建议住院手术更安全。在住院过程中,手术切除后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主诉,是否有腹痛、呕血、便血,可以随时观察血压、脉搏、体温等生命体征。 虽然绝大多数病人是非常安全的,但是住院手术更有把握,也更安全。住院期间也可以根据病人的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,如果合并呕吐,可以给予止吐药;如果有少量的出血,可以给予止血药物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胃息肉症状有哪些(视频)

    胃息肉症状有哪些
    胃息肉的症状具体如下: 1、大多数胃息肉没有任何临床症状,但在胃息肉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典型症状,如上腹胀、恶心、食欲下降、腹泻; 2、当息肉逐渐长大后,可能合并糜烂、溃疡,会出现黑便、大便潜血。长时间丢失血液成分,会造成贫血; 3、如果息肉继续增大,生长在胃窦部,可能脱垂到十二指肠造成梗阻,引起剧烈的腹痛、呕吐,甚至呕血; 4、如果息肉生长在贲门,会引起吞咽困难。 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,要进行相应的胃镜检查或者上消化道钡餐透视,可能会发现息肉性改变。大部分息肉无需担心,小部分息肉可能会有癌变,甚至引起严重的临床表现。因此,对于有息肉病史的患者,应该早检查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胃息肉形成的原因有哪些(视频)

    胃息肉形成的原因有哪些
    胃息肉是比较常见的病变,泛指胃黏膜表面隆起病变,检出率大概有6%-10%左右。胃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,其形成的原因较多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 1、幽门螺杆菌感染:幽门螺杆菌破坏胃黏膜,会形成息肉病变; 2、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:抗酸药长期应用后,会引起胃黏膜的病变,引起息肉; 3、胆汁反流:如反流性胃炎、食道炎,胆汁酸反复刺激胃黏膜,引起息肉; 4、慢性萎缩性胃炎:长期胃黏膜改变,也会造成息肉性改变; 5、心理因素、饮食习惯:比如暴饮暴食、饮酒、吸烟,都是胃息肉成因; 6、环境和遗传因素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胃体息肉癌变几率(视频)

    胃体息肉癌变几率
    胃体息肉是一个笼统的概念,胃息肉包括很多种类型,可分为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。一般来说,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较低。腺瘤性息肉可能会有基因和遗传上的改变,会逐渐引起上皮化生、不典型增生,由轻度不典型增生发展到重度不典型增生,病理上也称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,即癌前病变,所以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可以达到30%左右。一旦发现胃体息肉,一定要弄清楚类型,最简单、最直观的手段是进行内镜检查取活检,明确性质。如果是增生性息肉或者炎性息肉,不需要过于担心,腺瘤性息肉需要进行内镜下切除。因此,一旦做胃镜发现胃息肉,一定要取活检并定期进行复查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胃底息肉手术有什么危害(视频)

    胃底息肉手术有什么危害
    胃底息肉的切除手术包括单纯电灼术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、内镜下黏膜下剥除术,其风险是不一样,尤其是ESD,优势是切除更彻底,甚至早癌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采用ESD也是安全有效的,更微创,病人恢复更快,但还是有一些危险性要注意: 1、出血:术中无异常,术后2小时内,甚至24小时内有继发出血; 2、由于手术切得过深,可能导致胃壁破裂,可能需要马上补救手术,所以很多医院开展双镜的联合,即胃镜和腹腔镜联合。一旦在内镜下切除有破裂,马上进行腹腔镜补救手术,提高了安全性; 3、内镜下切除肿瘤性息肉一定要严格,术后病理对切缘、性质一定要详细分析。一旦发现是早癌,要注意有无癌细胞的残留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胃底腺息肉怎么办(视频)

    胃底腺息肉怎么办
    胃底腺息肉是胃息肉中的一种类型,属于增生性息肉,病因最多见的是幽门螺杆菌阳性,幽门螺杆菌反复破坏胃黏膜,造成息肉性改变; 另外,萎缩性胃炎长期反复的黏膜破坏、修复过程中,会形成息肉。胃底腺息肉不是腺瘤性息肉,癌变率较低,大家不要感到恐惧,但也要正视它。 因为有一些胃底腺息肉也会发生肠上皮化生、不典型增生,长期刺激可能也有癌变的倾向,所以一旦发现胃底腺息肉,还是要进行治疗的。 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还是内镜下切除,切除后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性质。如果确诊是增生性息肉,不用担心,只要到正规医院定期复查胃镜,胃底腺息肉完全可以控制的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慢性胃炎会变癌吗(视频)

    慢性胃炎会变癌吗
    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。浅表性胃炎并不会引起癌变倾向;慢性萎缩性胃炎,尤其是多年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男性病人,要高度警惕有癌变的可能,比正常人高3倍以上。 因此,一旦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,要通过活检病理来明确,进行系统正规的治疗,最关键的是每年要进行胃镜联合取活检病理来明确。一旦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,属于癌前病变,已经向癌症方向前进,需要外科来进行干预。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,在多年患病后是可以演变成胃癌,所以慢性胃炎有效治疗还是比较重要,值得去重视。
    2023-07-31
  • 胃体增生息肉什么意思(视频)

    胃体增生息肉什么意思
    胃体增生息肉即胃底腺息肉,主要是增生性息肉,不同于腺瘤性息肉。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比较低,但是部分有肠上皮化生,也有一定的危害,所以胃底腺息肉发现后要进行手术切除,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内镜下息肉切除、电灼、激光治疗等。因为胃底腺息肉主要是增生性息肉,最主要的成因是幽门螺杆菌阳性,所以部分幽门螺杆菌阳性一旦明确诊断,要尽早治疗。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菌,主要生长在胃窦部,在酸性环境下会引起胃黏膜损害。幽门螺杆菌本身并不是致癌因素,但是可以引起黏膜的损害,长期反复的黏膜损害、修复,就会引起黏膜的改变,包括息肉形成、糜烂、肠上皮化生,在较长时间刺激后,可能会引起癌变的可能。
    2023-08-01
  • 胃息肉能自己消失吗(视频)

    胃息肉能自己消失吗
    胃息肉分为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三种,是否能自行消失因人而异: 1、对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,在消除疾病因素后,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。比如增生性息肉,可能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或者慢性萎缩性胃炎造成,在杀灭了幽门螺杆菌或者胃炎好转后,有一些息肉会自动消除,所以这些息肉无需担心,积极进行系统的内科治疗即可。 2、对于腺瘤性息肉,通过药物或者病因治疗,息肉也难以消失,要积极进行内镜下切除,甚至取活检,只有在病理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上,才能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,所以病理活检是至关重要的。
    2023-08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