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叶才

  • 中期喉癌化疗治愈率多高(视频)

    中期喉癌化疗治愈率多高
    任何分期喉癌,单纯依靠化疗方法,均无法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。对于中期喉癌,通常需采取手术治疗,术后还应评估手术切除情况、术后病理,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,再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放疗以及化疗。经合理、规范的综合治疗后,中期喉癌可达到临床治愈效果,据临床数据显示,中期喉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到50%-70%,部分患者生存率可达80%以上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患鼻咽癌的环境因素(视频)

    患鼻咽癌的环境因素
    环境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关系密切,其中包括地域环境、饮食环境、生态环境等,具体情况如下: 1、鼻咽癌在华南、两广地带有明显高发趋势,呈地域集中性特点; 2、周围生活环境中含有超标重金属元素,如长期镍超标等,容易诱发鼻咽癌; 3、长期饮食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高的腌制食品,可诱发肿瘤; 4、接触到空气中的病毒、细菌、特殊物质等导致感染,易引发鼻咽癌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病毒感染是否会引起鼻咽癌(视频)

    病毒感染是否会引起鼻咽癌
    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。经科学研究表明,EB病毒感染可引发鼻咽癌。EB病毒最初由伯基特淋巴瘤儿童体内发现,长期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内环境改变,从而诱发肿瘤。最新临床研究认为,该病毒在鼻咽癌患者中发现,病毒异常活跃、病毒复制状态以及病毒拷贝数往往提示肿瘤的发生。另外,冠状病毒、轮状病毒等感染,也可能导致鼻咽癌的发生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鼻咽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皮疹怎么办(视频)

    鼻咽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皮疹怎么办
    鼻咽癌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期间,因药物可引起体内应激反应,而常发生皮疹现象。皮疹发生于口腔内时,可使用金银花漱口;面部或身体部位出现皮疹时,也可使用金银花做成面膜敷贴,浸润于皮疹处;若伴有疼痛、出血等症状时,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,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,或者局部使用消炎止痛或激素类药物,缓解症状。临床研究表明,皮疹反应越严重,治疗效果可能越好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鼻咽癌会传染吗(视频)

    鼻咽癌会传染吗
    肿瘤并不能通过空气或唾液等传播,也不会因为共用餐具而导致传染。故鼻咽癌也不会发生传染,其发生常与EB病毒等病毒感染、遗传因素及不良的环境因素有关,如长期接触镍等重金属物质等。不良环境因素逐渐积累,对机体内环境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,从而诱发鼻咽癌。因此,无需谈瘤色变,日常生活、工作中无需忌讳与鼻咽癌患者的正常接触与交流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口咽癌晚期转移淋巴肿大化疗有用吗(视频)

    口咽癌晚期转移淋巴肿大化疗有用吗
    口咽癌晚期与转移淋巴肿大并非同一概念,淋巴结转移并不是晚期口咽癌,若仅局限于一侧淋巴结转移,其分期尚属良好,经化疗、放疗及手术等综合治疗后,预后良好;其次,口咽癌治疗中,仍以放疗、手术为主,化疗起辅助性作用,其有效性需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复查及评价,才能获知。但总体来讲,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口咽癌,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口咽癌手术后多久放疗最好(视频)

    口咽癌手术后多久放疗最好
    口咽癌手术后,应首先根据患者手术情况,包括术前肿瘤分期及术后病理、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,决定是否需要放疗。通常放疗时间应选择在术后4-6周,最晚不可超过6周。过早放疗可影响到患者伤口愈合;过晚放疗可能对肿瘤的局部控制及远处转移无法做到及时改善,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,影响整体治疗效果,造成预后不良等后果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喉癌化疗副作用有哪些(视频)

    喉癌化疗副作用有哪些
    喉癌化疗后的副作用,常与化疗药物有关,其主要副作用如下: 1、胃肠道反应:包括胃部不适、腹泻,及常见的恶心呕吐等,常由顺铂等烷化剂引起; 2、浑身乏力、头晕:出现此类症状应主动反馈给主治医生,及早得到相应治疗; 3、骨髓抑制:可引起血象改变,如白细胞、血小板减少,严重时可引发出血; 4、肝肾功能损伤:发生率相对较低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喉癌放疗后水肿的治疗方法(视频)

    喉癌放疗后水肿的治疗方法
    喉癌经放疗后,头颈部淋巴系统及血液系统受放疗影响,血液循环出现障碍,可能产生喉头水肿,甚至导致颈部皮肤水肿、下颌积液等症状发生。水肿严重时,还可引起窒息,导致吞咽困难。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,告知医生自身不适症状,在医生指导下,使用激素类或活血化瘀类药物,减轻喉头水肿。严重情况下,还应采取气管切开方式,缓解水肿、气紧等症状。
    2023-07-30
  • 鼻咽癌放疗后怎样随访复查(视频)

    鼻咽癌放疗后怎样随访复查
    鼻咽癌放疗患者,应进行规律的随访和复查。通常随访复查频率为出院后2年内,每3个月1次;2-3年间,每半年1次;3-5年间,每年1次,以便于主治医生对肿瘤控制情况、放疗后的不良反应等给予评价与处理。另外,可及早发现肿瘤有无复发或转移情况,以尽早干预及治疗,对肿瘤的控制及预防等起积极作用,治疗费用也将相应减少。
    2023-07-30